課程介紹與課程的目標溝通(講師群) | 說明樸門永續設計並介紹愛恆樂活園。 講師自我介紹、學員彼此認識、簡介課程內容大綱以及討論希望達成的目標 |
樸門永續生活協助你面對疫情 | 運用樸門永續設計的三倫理:愛地球、愛人、分享多餘以及樸門永續設計的智慧面對快速變動、不確定的未來。 本課程引導學員觀察思考,如何面對疫情帶來的新生活。 |
認識美感花園 (講師:蔡富美) | 介紹如何在田地上雕塑地型,找出動線作走道與造型菜畦及植物配置的類型。融合多元.多樣性的可食地景區為一個整體.有美感的可食花園。 |
認識及管理雜草 (講師:黃憲弘) | 1.雜草是什麼?什麼是雜草? 2.討論雜草的功與過。 3.談談如何將雜草化敵為友。 4.檢討哪些是強勢外來種的雜草。 |
美感花園創作及維護(講師:蔡富美) | 延續學員的美感花園練習區需求.提供及示範仿生態.植物照顧栽培.自然素材作植物保護資材的用法。 |
養微生物 (講師:劉芳) | 你認識微生物嗎? 微生物在哪裡?微生物在大自然所扮演的角色? 如何取得多樣性微生物並培養複製? 知道如何運用你所培養的微生物菌並發揮多項功用! 實作;培養微生物菌。 |
伯卡西及液肥製作 (講師:劉芳) | 淺談天然肥料。運用微生物菌製作自然發酵分解之天然肥料,並知道如何使用。 實作課程;製作伯卡西及液肥。 |
製作微生物菌球 (講師:劉芳) | 乾式微生物菌製作及保存,並知道如何使用。 實作課程;製作微生物菌球。 |
如何做導覽解說 (講師:林月秀) | 1.何謂導覽解說 2.如何成為一位優秀且稱職的導覽員 3.導覽實務〜以愛恆樂活園為例 4.理論與實務的交流研討 |
認識慢飛兒 (講師:劉萍生) | 藉由慢飛兒,認識身障者的不同障別與表現。連結社會福利資源的方式,進而學習如何支持慢飛兒們。 |
食物森林 (講師:陳璿妃) | 食物森林:學習天然森林多層次生長方式,運用樸門技巧及生物之間相生相剋的原理,達成善用空間、保水、低維養及多產的效果。 本課程將引導學員觀察愛恆樂活園的環境,設計並實地建構愛恆樂活園的食物森林。 |
協助慢飛兒製作 微生物菌球 (講師:陳璿妃) | 接續前面二堂課製作微生物菌球以及認識慢飛兒,協助慢飛兒製作微生物菌球,這些菌球除了改善農場生態池的水質,也能改善農場周遭的水圳,並進一步改善農場附近的生活環境,這堂課的目的是讓慢飛兒與社區連接,走入鄰里,以及回饋社會。 |
向大自然學習生活的智慧 (講師:陳璿妃) | 介紹充滿自然智慧的樸門設計原則,打開你的視野,找到解決氣候變遷、霾害、水源污染、糧食安全、貧富不均…等等問題的答案,並且協助你從生活中實踐社會性樸門。 |
在地芳香植物解說及 簡易純露蒸餾設備 (講師:范振燿) | 芳香植物可以用來蒸餾純露及精油,在地芳香植物種類很多,如月桃、野薑花、艾草、左手香、土肉桂、澳洲茶樹等,蒸餾取得的純露和精油,也有不同的用途。小型蒸餾設備,可以利用五金行就能買到的零件自行組裝,讓蒸餾入門成為容易。 |
泡腳包材料及製作 (講師:范振燿) | 泡腳是流傳已久的保健方法,那些植物適合做成泡腳包呢?又如何製作,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! |
農場生態水池的規劃與管理 (講師:林昱妡) | 介紹農場生態池的功能、設計原則與建置方式,並探討相應的管理方式。 |
認識火箭爐 (講師:陳璿妃) | 介紹太陽能、火箭爐 實作: 成品:以磚塊搭建火箭爐 材料:樹枝或廢木柴。 爐子完成後煮一鍋綠豆湯來測試爐子的燃燒效力。 |
期末共食 (講師:講師群) | 每位師生準備一道菜,從吃開始,享受美好生活。 實作:大家帶自己做的菜來分享,並介紹自己的菜色,也分享如何做這道菜;學員上課心得分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