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週:課程介紹與目標說明 | 主題:什麼是散步學?舊城區為何重要? 活動:參與者分享各自對舊城的初步印象和期待。 |
第2週:舊城區的歷史與文化 | 主題:新竹舊城區的歷史與重要地標。 活動:專題分享與互動問答。 |
第3週:如何觀察與記錄 | 主題:用什麼方法探索城市?(地圖繪製、日記記錄、照片拍攝等) 活動:實地觀察練習。 |
第4週:找到自己的焦點 | 主題:確立《舊城生活指南》的個人主題與方向。 活動:小組討論與初步提案分享。 |
第5週:衣:舊城的服飾與個人風格 | 主題:服飾店、服飾文化。 活動:舊城服飾店或縫紉行探訪。 |
第6週:食:舊城的餐飲選擇 | 主題:老街美食與文化小吃。 活動:餐廳訪問與口味記錄。 |
第7週:住:舊城的空間與氛圍 | 主題:老房子、咖啡廳與個人空間。 活動:咖啡廳/老宅座談會。 |
第8週:行:舊城的移動方式 | 主題:徒步與公共交通探索。 活動:舊城步行地圖繪製。 |
公共參與周 | 社大安排之講座及活動 |
第10-12週:自主探索與初步製作 | 主題:將上述記錄整合,進一步探索個人感興趣的場域。 活動:分組分享探索進展,討論挑戰與收穫。 |
第10-12週:自主探索與初步製作 | 主題:將上述記錄整合,進一步探索個人感興趣的場域。 活動:分組分享探索進展,討論挑戰與收穫。 |
第10-12週:自主探索與初步製作 | 主題:將上述記錄整合,進一步探索個人感興趣的場域。 活動:分組分享探索進展,討論挑戰與收穫。 |
第13-14週:資料整理與設計框架 | 主題:選擇適合的展示方式(書本、電子指南等)。 活動:指導如何編排內容與選用視覺素材。 |
第13-14週:資料整理與設計框架 | 主題:選擇適合的展示方式(書本、電子指南等)。 活動:指導如何編排內容與選用視覺素材。 |
第15-16週:草稿製作與指導 | 主題:完成指南的初稿,並進行互評與改進。 |
第15-16週:草稿製作與指導 | 主題:完成指南的初稿,並進行互評與改進。 |
第17週:指南的完善與呈現 | 主題:完成最終版本的《舊城生活指南》。 |
第18週:成果發表會 | 主題:參與者分享製作過程與成果,並反思課程收穫。 活動:公開展示指南,邀請社區居民參與。 |